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找答案首页 > 全部分类 > 求职面试
搜题
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硬件电路设计,主要是根据功能要求来设计。()

查看答案
更多“硬件电路设计,主要是根据功能要求来设计。()”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硬件电路设计的描述错误 的是()

A、硬件电路设计时,原理图是根据功能要求来设计的

B、硬件电路设计时,不要设计出PCB

C、硬件电路设计时,要对器件选型,并提供物料清单(BOM)表

D、硬件电路设计时,原理图出来后最好进行仿真论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实验要求

  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法或Verilog 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数控分频器电路,建立数控分频器的实验模式。通过电路仿真和硬件验证,进一步了解数控分频器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原理

  数控分频器的元件符号如图所示,CLK是时钟输入端,D[7..0]是数据输入端,FOUT是数控频率输出端,COUT是进位(溢出)输出端。数控分频器的输出频率受到数据D[7..0]的控制,当D[7..0]数据值越大,输出频率越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边沿JK触发器设计

  实验要求

  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法或Verilog 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边沿JK触发器电路,建立边沿JK触发器的实验模式。通过电路仿真和硬件验证,进一步了解边沿JK触发器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原理

  边沿JK触发器的元件符号如图所示,CLK是时钟输入端,下降沿有效;J1、J2和J3是3个具有与关系的J输入端,K1、K2和K3是3个具有与关系的K输入端;PRN是异步置1(置位)输入端,低电平有效,CLRN是异步置0(复位)输入端,低电平有效;Q是触发器的输出端,QN是反相输出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基本RS触发器设计

  实验要求

  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法或Verilog 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基本RS触发器电路,建立基本RS触发器的实验模式。通过电路仿真和硬件验证,进一步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原理

  基本RS触发器可以由两个与非门或者两个或非门构成。由两个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RDN是异步置0输入端,低电平有效;SDN是异步置1输入端,低电平有效;Q是触发器的输出端,QN是反相输出端。由图所示的电路可知,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表达式为

  (2.2.1)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HDL及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

  全加器设计

  为了便于读者完成HDL及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本实验以全加器设计为基础,介绍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7.0版本)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设计输入、编译、仿真、引脚锁定、编程下载和硬件验证等操作。目前,能够完成设计电路硬件验证的设备种类繁多,不同的设备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不过它们都具有建立(或选择)实验模式、确定引脚锁定方案和编程下载等方面的操作。下面仅以伟福EDA6000系列SOPC/DSP/EDA通用实验开发系统(以下简称为EDA6000)为例,介绍设计电路的硬件验证的操作方法。

  实验要求

  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法和Verilog 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全加器电路,建立全加器的实验模式。通过电路仿真和硬件验证,进一步了解全加器的功能。

  设计原理

  考虑自低位来的进位的加法运算称为“全加”,能实现全加运算的电路称为全加器。1位全加器的真值表如表所示,表中的A、B是两个1位二进制加数的输入端;CI是低位来的进位输入端;SO是和数输出端;CO是向高位的进位输出端。根据真值表写出电路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式为

  

  

全加器真值表

A B CISO CO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0 1

0 1

1 1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1、某机械设备的控制器,其基本功能要求有:

需要有8个数字量输入,用于采集设备的状态信息;且需要8个数字量输出,用于控制设备动作。

具备一个RS-232接口,可以和上位机连接,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命令及参数。

需要提供一个基准定时信号,定时时间间隔为0.01秒。

需要彩色LCD显示器,用于显示状态信息等。

根据上述功能要求的描述,若采用S3C2410芯片为核心来构建该机械设备控制器的硬件平台,请完善下面的叙述和C语言程序(需要使用的控制寄存器的格式见题后说明)。

(1)若硬件设计时采用GPIO端口E的GPE0~GPE7引脚作为8个数字量输出,那么软件设计时其初始化语句是:rGPECON=(rGPECON|0x00005555)&___【1】____。若软件设计时需要通过GPE5引脚输出“1”来驱动执行机构动作,那么语句是:rGPEDAT= rGPEDAT | ___【2】____。(注:rGPECON是端口E的控制寄存器所对应的变量,rGPEDAT是端口E的数据寄存器所对应的变量)

(2)硬件设计时,选用UART0来完成RS-232接口电路设计。在软件设计时,其初始化程序中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数据格式设置为:8位数据位、奇校验、1位停止位。请补充完善下面的UART0初始化函数(注:主频参数为PCLK):

voidUART0_Init()

{

rGPHCON=(rGPHCON&0xFFFFFF00)|___【3】____; //端口H相应引脚功能初始化

rUFCON0=0x0; //FIFO不使能

rUMCON0=0x0;

rULCON0=___【4】____; //设置线路控制寄存器

rUCON0=0x145; //设置控制寄存器

rUBRDIV0=((int)(PCLK/___【5】____) 1); //设置波特率,小数采用四舍五入

}

(3)按照上面UART0初始化函数所设置的通信速率,每秒钟最多能传输___【6】____个字节的信息。若上位机有大小为4KB的初始参数需要下载到控制器中,那么,约需传输____【7】___秒才能完成下载(1K=1024,精确到小数点后面1位数字)。

(4)系统中所需要的0.01秒基准定时时间选用S3C2410芯片内部的Timer0部件来产生。若系统的主频参数PCLK为264MHz,分频器值选择为16,预分频系数选择为3,那么,Timer0的计数常数为___【8】____。软件设计时,设计了如下的Timer0初始化函数,请补充完善。(注:下面程序中⑨、⑩、⑿用8位十六进制数表示,⑾用4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voidTimer0Int(void)

{

//设置定时器配置寄存器0(TCFG0)

rTCFG0=___【9】____; //Timer0预分频系数选择为3,该寄存器中其它无关位均为0

//设置定时器配置寄存器1(TCFG1)

rTCFG1=___【10】___; // Timer0分频器值为16,该寄存器中其它无关位均为0

//设置计数常数

rTCNTB0=___【11】____; //设置控制寄存器TCON

rTCON=___【12】____;//更新TCNTB0和TCMPB0,该寄存器中其它无关位均为0

rTCON=0x00000009;//设置Timer0自动装载,并启动

}

(5)彩色LCD显示屏的硬件接口电路由S3C2410的专用GPIO端口__【13】_____和端口___【14】____相关引脚配以驱动电路来设计。软件设计时,需要通过设置它们控制寄存器的值分别为___【15】____和____【16】___来确定它们的引脚功能。

(6)系统的软件可以设计为在无操作系统的环境下运行。设计者自行设计系统的启动引导程序,在该程序中完成异常向量设置、堆栈指针设置以及必要的硬件初始化。ARM9体系结构中规定的IRQ异常所对应的异常向量地址为___【17】____。Timer0部件所产生的0.01秒基准时间到时将引起IRQ异常。由于IRQ异常向量地址与下一个异常向量地址之间间隔为___【18】____个字节,因此,通常在IRQ异常向量地址处设计一条转移指令。堆栈指针的设置需按工作模式来进行。设置IRQ模式下的堆栈指针,需在R0“清0”后用指令ORRR1,R0,0x12|___【19】____和MSRCPSR_CXSF,R1来使CPU核进入IRQ模式,然后再给SP寄存器赋值作为该模式下的堆栈指针。这些初始化工作完成后,即可通过指令___【20】____来引导应用程序的主函数main()。

说明:下面是试题解答时需要用到的寄存器格式及相关说明。

1)端口C的控制寄存器(GPCCON)

引脚GPCCON的位描述

GPC15[31:30]00=输入,01=输出,10=VD7,11=保留

GPC14[29:28]00=输入,01=输出,10= VD6,11=保留

GPC13[27:26]00=输入,01=输出,10= VD5,11=保留

GPC12[25:24]00=输入,01=输出,10= VD4,11=保留

GPC11[23:22]00=输入,01=输出,10= VD3,11=保留

GPC10[21:20]00=输入,01=输出,10= VD2,11=保留

GPC9[19:18]00=输入,01=输出,10= VD1,11=保留

GPC8[17:16]00=输入,01=输出,10= VD0,11=保留

GPC7[15:14]00=输入,01=输出,10=LCDVF2,11=保留

GPC6[13:12]00=输入,01=输出,10= LCDVF1,11=保留

GPC5[11:10]00=输入,01=输出,10=LCDVF0,11=保留

GPC4[9:8]00=输入,01=输出,10=VM,11=IIS数据输出

GPC3[7:6]00=输入,01=输出,10=VFRAME,11= IIS数据输入

GPC2[5:4]00=输入,01=输出,10=VLINE,11=保留

GPC1[3:2]00=输入,01=输出,10=VCLK,11=保留

GPC0[1:0]00=输入,01=输出,10=LEND,11=保留

2)端口D的控制寄存器(GPDCON)

引脚GPDCON的位描述

GPD15[31:30]00=输入,01=输出,10=VD23,11=保留

GPD14[29:28]00=输入,01=输出,10= VD22,11=保留

GPD13[27:26]00=输入,01=输出,10= VD21,11=保留

GPD12[25:24]00=输入,01=输出,10= VD20,11=保留

GPD11[23:22]00=输入,01=输出,10= VD19,11=保留

GPD10[21:20]00=输入,01=输出,10= VD18,11=保留

GPD9[19:18]00=输入,01=输出,10= VD17,11=保留

GPD8[17:16]00=输入,01=输出,10= VD16,11=保留

GPD7[15:14]00=输入,01=输出,10= VD15,11=保留

GPD6[13:12]00=输入,01=输出,10= VD14,11=保留

GPD5[11:10]00=输入,01=输出,10= VD13,11=保留

GPD4[9:8]00=输入,01=输出,10= VD12,11=保留

GPD3[7:6]00=输入,01=输出,10= VD11,11=保留

GPD2[5:4]00=输入,01=输出,10= VD10,11=保留

GPD1[3:2]00=输入,01=输出,10= VD9,11=保留

GPD0[1:0]00=输入,01=输出,10= VD8,11=保留

3)端口E的控制寄存器(GPECON)

引脚GPECON的位描述

GPE15[31:30]00=输入,01=输出,10=IICSDA,11=保留

GPE14[29:28]00=输入,01=输出,10=IICSCL,11=保留

GPE13[27:26]00=输入,01=输出,10=SPICLK0,11=保留

GPE12[25:24]00=输入,01=输出,10=SPIMOSI0,11=保留

GPE11[23:22]00=输入,01=输出,10=SPIMISO0,11=保留

GPE10[21:20]00=输入,01=输出,10=SSDAT3,11=保留

GPE9[19:18]00=输入,01=输出,10=SSDAT2,11=保留

GPE8[17:16]00=输入,01=输出,10=SSDAT1,11=保留

GPE7[15:14]00=输入,01=输出,10=SSDAT0,11=保留

GPE6[13:12]00=输入,01=输出,10=SDCMD,11=保留

GPE5[11:10]00=输入,01=输出,10=SDLCK,11=保留

GPE4[9:8]00=输入,01=输出,10=IISSDO,11=IIS数据输出

GPE3[7:6]00=输入,01=输出,10=IISSI,11= IIS数据输入

GPE2[5:4]00=输入,01=输出,10=CDCLK,11=保留

GPE1[3:2]00=输入,01=输出,10=IISCLK,11=保留

GPE0[1:0]00=输入,01=输出,10=IISLRCK,11=保留

4)端口H的控制寄存器(GPHCON)

引脚GPHCON的位描述

GPH10[21:20]00=输入,01=输出,10=CLKOUT1,11=保留

GPH9[19:18]00=输入,01=输出,10= CLKOUT0,11=保留

GPH8[17:16]00=输入,01=输出,10=UEXTCLK,11=保留

GPH7[15:14]00=输入,01=输出,10=RXD2,11=保留

GPH6[13:12]00=输入,01=输出,10=TXD2,11=保留

GPH5[11:10]00=输入,01=输出,10=RXD1,11=保留

GPH4[9:8]00=输入,01=输出,10=TXD1,11=IIS数据输出

GPH3[7:6]00=输入,01=输出,10=RXD0,11= IIS数据输入

GPH2[5:4]00=输入,01=输出,10=TXD0,11=保留

GPH1[3:2]00=输入,01=输出,10=nRTS0,11=保留

GPH0[1:0]00=输入,01=输出,10=nCTS0,11=保留

5)UART线路控制寄存器(ULCONn n可以是0、1、2)

ULCONn的位[7][6][5:3][2][1]描述保留

值为0确定红外模式

0=正常操作模式

1=正常操作模式确定校验类型

0xx=无校验

100=奇校验

101=偶校验确定停止位数

0=1位停止位

1=2位停止位确定数据位

00=5位01=6位

10=7位11=8位6)TCFG0寄存器

TCFG0的位功能描述初始状态值

[31:24]保留0x00[23:16]在此不用0x00

[15:8]确定Timer2,Timer3,Timer4的预分频系数0x00[7:0]确定

Timer0,Timer1的预分频系数0x007)TCFG1寄存器

TCFG1的位功能描述初始状态值[31:24]保留0x00

[23:20]在此不用0b0000

[19:16]确定Timer4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15:12]确定Timer3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11:8]确定Timer2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7:4]确定Timer1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3:0]确定Timer0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说明:设置TCFG0、TCFG1可以确定预分频器系数、分频器值,如:通过设置TCFG0为0x0000001F,Timer0的预分频器系数选择为31,设置TCFG1为0x00000001,Timer0的分频器值选择为4。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定时器的计数常数:

定时器输入时钟频率=PCLK/(预分频系数+1)/分频器值

计数常数=定时时间间隔/(1/定时器输入时钟频率)

预分频系数的范围为0~255,分频器值的取值范围为2、4、8、16。

6)TCON寄存器(注:此处不用的位被省略,其值默认为0x0000000)

TCON的位功能描述初始状态值厖0x0000000[3]确定Timer0的自动装载功能

1=自动装载0=一次停止0b0[2]确定Timer0的输出反转位

1=TOUT0反转0=TOUT0不反转0b0[1]确定Timer0的更新

1=更新TCNTB0和TCMPB0 0=不更新0b0[0]确定Timer0的启动/停止

1=启动0=停止0b0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4:1、车载行车记录仪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记录汽车行驶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其基本功能要求有:

a、需要一个视频摄像模块,用于采集汽车行驶中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图像分辨率为320?40。

b、需要“回放”、“下载”、“删除”3个命令按键。

c、需要一个320?40的彩色LCD显示屏。

d、采集视频图像的同时,需要记录当前的实时时间,精确到秒。

f、需要一个通信接口,在视频图像下载时用来传输视频图像。

根据上述功能要求的描述,若采用S3C2410芯片为核心来构建该行车记录仪的硬件平台,请完善下面的叙述(程序)和回答有关的问题。

(1)若硬件设计时采用GPIO端口E的GPE15、GPE14引脚连接基于I2C总线的视频摄像模块的___【1】____信号引脚和__【2】___信号引脚。那么,驱动程序中需要用语句:rGPECON=(rGPECON|0xA0000000)&___【3】____来初始化GPE15、GPE14引脚为I2C总线功能的引脚。(注:rGPECON是端口E的控制寄存器,其格式如图1所示)

(2)若摄像模块所采集的一帧视频图像,其分辨率为320?40,原始图像的颜色数据格式为Y:U:V=8:4:4,那么,一帧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需要的存储容量为___【4】____KB(1K=1024)。若视频信号每秒需要16帧图像,那么,一段1分钟的视频,其原始图像信息约需___【5】____MB的存储空间。在设计下载通信接口电路时,考虑到即使采用115200bps的速率,下载一段1分钟的视频至少需要用时约___【6】____小时(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因此,采用异步串行口(即RS-232接口)来下载就不合适。

(3)设计彩色LCD显示屏的接口电路时,可以采用S3C2410芯片中专用于连接LCD显示屏的____【7】___端口和____【8】___端口来设计。3个命令按键:“回放”、“下载”、“删除”,分别连接到GPE0、GPE1、GPE2。若按键按下时,对应的GPIO引脚将为“0”,否则为“1”。那么,在相关驱动程序中,可以用语句:rGPECON= rGPECON &___【9】____来初始化GPE0、GPE1、GPE2为输入,而不影响GPE端口的其它引脚功能,并用下面一段语句来判断是哪个命令按键被唯一按下。

temp= rGPEDAT & 0x0007; //temp是一个8位二进制变量,rGPEDAT是端口E的数据寄存器

switch(temp)

{case ___【10】____ ://判断是否“回放”按键被唯一按下

厖//省略了其他语句

case ___【11】____ ://判断是否“下载”按键被唯一按下

厖//省略了其他语句

case ___【12】____ ://判断是否“删除”按键被唯一按下

厖//省略了其他语句

}

(4)采集视频图像的同时,所需记录的实时时间,通过读取S3C2410芯片内部的RTC部件来获得。该部件进行读写时,需要先置位___【13】____,然后再进行读写。读写操作完成后,需要___【14】____该位。在相关驱动程序中,可以用下面一段语句来初始化该部件。

voidRTC_init(void)

{

//初始化相关寄存器

rRTCCON= (rRTCCON|___【15】____);// rRTCCON是控制寄存器变量,其格式如图2所示。

rRTCALM=___【16】____;//报警功能(即闹钟)全部禁止

rRTCRST= 0x00;

rTICNT= ___【17】____; //时间间隔设置为1s

rRTCCON= (rRTCCON&___【18】____);

厖//省略了其他语句

}

RTCCON的位名称RTCCON的位号描述

CLKRST3RTC时钟计数复位,0=不位,1=复位

CNTSEL2BCD码计数器选择:0=组合BCD码,1=分离BCD码

CLKSEL1BCD码计数时钟选择:0=晶体频率/215,1=保留

RTCEN0RTC读/写使能:0=禁止,1=允许

图2 rRTCCON的格式

(5)用于下载视频图像的通信接口采用USB接口较合适,并且,图像信息需要压缩。因此,移植一个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使其能在本行车记录仪硬件上运行,将便于其应用软件的开发。软件平台的构建步骤通常是:首先移植___【19】____程序;然后再完成Linux内核的移植,内核移植完成后还需构建___【20】____文件系统。

说明:下面是试题解答时需要用到的寄存器格式及相关说明。

1)端口C的控制寄存器(GPCCON)

引脚GPCCON的位描述

GPC15[31:30]00=输入,01=输出,10=VD7,11=保留

GPC14[29:28]00=输入,01=输出,10= VD6,11=保留

GPC13[27:26]00=输入,01=输出,10= VD5,11=保留

GPC12[25:24]00=输入,01=输出,10= VD4,11=保留

GPC11[23:22]00=输入,01=输出,10= VD3,11=保留

GPC10[21:20]00=输入,01=输出,10= VD2,11=保留

GPC9[19:18]00=输入,01=输出,10= VD1,11=保留

GPC8[17:16]00=输入,01=输出,10= VD0,11=保留

GPC7[15:14]00=输入,01=输出,10=LCDVF2,11=保留

GPC6[13:12]00=输入,01=输出,10= LCDVF1,11=保留

GPC5[11:10]00=输入,01=输出,10=LCDVF0,11=保留

GPC4[9:8]00=输入,01=输出,10=VM,11=IIS数据输出

GPC3[7:6]00=输入,01=输出,10=VFRAME,11= IIS数据输入

GPC2[5:4]00=输入,01=输出,10=VLINE,11=保留

GPC1[3:2]00=输入,01=输出,10=VCLK,11=保留

GPC0[1:0]00=输入,01=输出,10=LEND,11=保留

2)端口D的控制寄存器(GPDCON)

引脚GPDCON的位描述

GPD15[31:30]00=输入,01=输出,10=VD23,11=保留

GPD14[29:28]00=输入,01=输出,10= VD22,11=保留

GPD13[27:26]00=输入,01=输出,10= VD21,11=保留

GPD12[25:24]00=输入,01=输出,10= VD20,11=保留

GPD11[23:22]00=输入,01=输出,10= VD19,11=保留

GPD10[21:20]00=输入,01=输出,10= VD18,11=保留

GPD9[19:18]00=输入,01=输出,10= VD17,11=保留

GPD8[17:16]00=输入,01=输出,10= VD16,11=保留

GPD7[15:14]00=输入,01=输出,10= VD15,11=保留

GPD6[13:12]00=输入,01=输出,10= VD14,11=保留

GPD5[11:10]00=输入,01=输出,10= VD13,11=保留

GPD4[9:8]00=输入,01=输出,10= VD12,11=保留

GPD3[7:6]00=输入,01=输出,10= VD11,11=保留

GPD2[5:4]00=输入,01=输出,10= VD10,11=保留

GPD1[3:2]00=输入,01=输出,10= VD9,11=保留

GPD0[1:0]00=输入,01=输出,10= VD8,11=保留

3)端口E的控制寄存器(GPECON)

引脚GPECON的位描述

GPE15[31:30]00=输入,01=输出,10=IICSDA,11=保留

GPE14[29:28]00=输入,01=输出,10=IICSCL,11=保留

GPE13[27:26]00=输入,01=输出,10=SPICLK0,11=保留

GPE12[25:24]00=输入,01=输出,10=SPIMOSI0,11=保留

GPE11[23:22]00=输入,01=输出,10=SPIMISO0,11=保留

GPE10[21:20]00=输入,01=输出,10=SSDAT3,11=保留

GPE9[19:18]00=输入,01=输出,10=SSDAT2,11=保留

GPE8[17:16]00=输入,01=输出,10=SSDAT1,11=保留

GPE7[15:14]00=输入,01=输出,10=SSDAT0,11=保留

GPE6[13:12]00=输入,01=输出,10=SDCMD,11=保留

GPE5[11:10]00=输入,01=输出,10=SDLCK,11=保留

GPE4[9:8]00=输入,01=输出,10=IISSDO,11=IIS数据输出

GPE3[7:6]00=输入,01=输出,10=IISSI,11= IIS数据输入

GPE2[5:4]00=输入,01=输出,10=CDCLK,11=保留

GPE1[3:2]00=输入,01=输出,10=IISCLK,11=保留

GPE0[1:0]00=输入,01=输出,10=IISLRCK,11=保留

4)端口H的控制寄存器(GPHCON)

引脚GPHCON的位描述

GPH10[21:20]00=输入,01=输出,10=CLKOUT1,11=保留

GPH9[19:18]00=输入,01=输出,10= CLKOUT0,11=保留

GPH8[17:16]00=输入,01=输出,10=UEXTCLK,11=保留

GPH7[15:14]00=输入,01=输出,10=RXD2,11=保留

GPH6[13:12]00=输入,01=输出,10=TXD2,11=保留

GPH5[11:10]00=输入,01=输出,10=RXD1,11=保留

GPH4[9:8]00=输入,01=输出,10=TXD1,11=IIS数据输出

GPH3[7:6]00=输入,01=输出,10=RXD0,11= IIS数据输入

GPH2[5:4]00=输入,01=输出,10=TXD0,11=保留

GPH1[3:2]00=输入,01=输出,10=nRTS0,11=保留

GPH0[1:0]00=输入,01=输出,10=nCTS0,11=保留

5)UART线路控制寄存器(ULCONn n可以是0、1、2)

ULCONn的位[7][6][5:3][2][1]描述保留

值为0确定红外模式

0=正常操作模式

1=正常操作模式确定校验类型

0xx=无校验

100=奇校验

101=偶校验确定停止位数

0=1位停止位

1=2位停止位确定数据位

00=5位01=6位

10=7位11=8位6)TCFG0寄存器

TCFG0的位功能描述初始状态值

[31:24]保留0x00[23:16]在此不用0x00

[15:8]确定Timer2,Timer3,Timer4的预分频系数0x00[7:0]确定

Timer0,Timer1的预分频系数0x007)TCFG1寄存器

TCFG1的位功能描述初始状态值[31:24]保留0x00

[23:20]在此不用0b0000

[19:16]确定Timer4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15:12]确定Timer3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11:8]确定Timer2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7:4]确定Timer1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3:0]确定Timer0的分频器值0000=2 0001=4 0010=8 0011=16

说明:设置TCFG0、TCFG1可以确定预分频器系数、分频器值,如:通过设置TCFG0为0x0000001F,Timer0的预分频器系数选择为31,设置TCFG1为0x00000001,Timer0的分频器值选择为4。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定时器的计数常数:

定时器输入时钟频率=PCLK/(预分频系数+1)/分频器值

计数常数=定时时间间隔/(1/定时器输入时钟频率)

预分频系数的范围为0~255,分频器值的取值范围为2、4、8、16。

6)TCON寄存器(注:此处不用的位被省略,其值默认为0x0000000)

TCON的位功能描述初始状态值厖0x0000000[3]确定Timer0的自动装载功能

1=自动装载0=一次停止0b0[2]确定Timer0的输出反转位

1=TOUT0反转0=TOUT0不反转0b0[1]确定Timer0的更新

1=更新TCNTB0和TCMPB0 0=不更新0b0[0]确定Timer0的启动/停止

1=启动0=停止0b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四总线缓冲器的设计

  实验要求

  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法或Verilog 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四总线缓冲器(CT74125)电路,建立四总线缓冲器的实验模式。通过电路仿真和硬件验证,进一步了解四总线缓冲器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原理

  四总线缓冲器CT74125的元件符号如图所示,输入端为A(A4~A1),输出端为Y(Y4~Y1),ENN是使能控制输入端,低电平有效,当ENN=0时,输出Y=A;当ENN=1时Y=Z(高阻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

  实验要求

  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法或Verilog 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电路,建立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实验模式。通过电路仿真和硬件验证,进一步了解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原理

  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元件符号如图所示,CLK是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CLRN是复位输入端,低电平有效;Q[3..0]是计数器的状态输出端;COUT是进位输出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有时钟使能的2位十进制计数器设计

  实验要求

  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法或Verilog 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有时钟使能的2位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建立有时钟使能的2位十进制计数器的实验模式。通过电路仿真和硬件验证,进一步了解有时钟使能的2位十进制计数器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原理

  有时钟使能的2位十进制计数器的元件符号如图所示,CLK是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ENB是时钟使能控制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ENB=1时,时钟CLK才能输入;CLR是复位输入端,高电平有效;Q[3..0]是计数器低4位状态输出端,Q[7..3]是高4位状态输出端;COUT是进位输出端。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上学吧APP
客服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选择优惠券
优惠券
请选择
点击支付即表示你同意并接受《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搜题卡使用说明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功能 扣减规则
基础费
(查看答案)
加收费
(AI功能)
文字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0/每次
语音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单题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整页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5/每次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2. 使用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AI功能需安装APP(或打开微信小程序)。

3. 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 微信扫码关注上学吧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 微信扫码关注上学吧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选择优惠券
确认选择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上学吧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