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级经济师考试迎来重大变革:机考+全主观题模式解析
2026年高级经济师考试安排正式公布,标志着这一国家级职称考试进入全新阶段。此次改革不仅在考试形式上实现突破,更在题型设计、能力考查方向上做出深刻调整,对广大考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考试形式全面转向线下机考,并首次实行“1天2批次”模式——即2026年6月14日当天,上午9:00—12:00与下午14:30—17:30各设一场,考生按准考证指定场次参加。此举旨在缓解机考资源压力,提升考场调度效率。作为全国统考项目,考试继续坚持“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三统一原则,确保公平公正。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答题必须通过计算机完成,系统采用左右分栏界面,左侧为案例材料,右侧为作答区域,考生需提前适应操作逻辑,避免因不熟悉界面而影响发挥。
其次,题型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2026年起,《高级经济实务》科目将不再设置客观题,全部题目均为主观题,包括3道案例分析题(共70分)和1道论述题(30分),满分100分,60分及格。考试专业细分为10个方向,涵盖工商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人力资源等热门领域,考生需结合自身职业背景选择报考专业。这种全主观命题方式更加注重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尤其强调政策理解、数据分析与战略思维的综合运用。
面对新考情,备考策略也需相应升级。建议考生强化打字速度训练,提升文本组织能力;同时多练习跨领域实务案例,培养快速提取信息与逻辑表达的能力。此外,可参考2025年真题中“制造业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典型题目,深入掌握解题思路。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轻松备考,我们会及时更新高级经济师考试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等,想要获取更多高级经济师考试的干货内容和题库资料,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经济师优题宝”小程序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