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继续教育考试首页 > 全部分类 > 建筑九大员
搜题
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甲有儿子乙(8岁)和丙(4岁)。甲赠与A房与乙,赠与B房与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丁需要租赁房屋两套。于是,委托并授权甲代自己租赁房屋。甲一方面代理乙和丙,一方面代理丁,分别订立了乙、丁之间、丙、丁之间的租赁合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于乙的赠与无效,因为构成自己代理

B.甲对于丙的赠与无效,因为构成自己代理

C.乙、丁之间的租赁合同需要经过丁同意方可发生效力

D.丙、丁之间的合同不需要经过丁同意即可发生效力

答案
C、乙、丁之间的租赁合同需要经过丁同意方可发生效力
解析:《民法总则》第168条规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据此,原则上不得进行自己代理或双方代理,除非获得利害关系人同意或认可,其立法目的是为了防止给利害关系人带来损失。因此,如果出现了虽然形式上符合自己代理或双方代理,但却不可能给利害关系人带来损害的情形,自己代理或双方代理行为也应当有效。本题中,甲是乙、丙的法定代理人,乙、丙是被代理人,甲在赠与房屋给乙、丙之时,从形式上看,甲是乙、丙的代理人,是代理乙、丙与自己交易,符合形式上的自己代理,然而,从利益衡量的角度看,这种行为不会给被代理人乙、丙带来损失,故甲对于乙、丙的赠与行为均为有效,AB错误。在将房屋进行出租之时,甲一方面代理丁,另一方面又代理自己的儿子乙、丙,这种双方代理明显存在利害冲突,故签订的租赁合同需经丁的同意方可发生效力,甲是乙、丙的法定代理人,代理乙、丙进行法律行为不需要经过乙、丙的同意,故C正确,D错误。
更多“甲有儿子乙(8岁)和丙(4岁)。甲赠与A房与乙,赠与B房与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丁需要租赁房屋两套。于是,委托并授权甲代自己租赁房屋。甲一方面代理乙和丙,一方面代理丁,分别订立了乙、丁之间、丙、丁之间…”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和乙是患难之交,乙曾多次帮助过甲。为表示感激,06年1月,甲将自己购买的一套房屋赠与给乙并过户给了乙。07年1月,乙和甲的弟弟丙在生意往来中发生争执,乙将丙打成重伤。07年4月,甲以乙将丙打伤为由,要求乙将上述房屋重新过户,返还给自己,遭到乙的拒绝。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乙没有将房屋过户给甲的义务,因为赠与已经完成

B.乙有将房屋过户给甲的义务

C.甲对该赠与享有任意撤销权

D.甲对该赠与享有法定撤销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2013年2月1日,甲将位于长江西路的一套自有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3月20日,甲又将该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丙,但一直拒绝办理抵押登记。4月13日,甲擅自将房产转让给丁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乙可对该房屋行使抵押权

B.甲和丙之间抵押合同已生效

C.甲和丙之间转让房产的合同无效

D.丙可要求甲赔偿自己所遭受的损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甲向乙银行借款,并将自己的房屋作为抵押,期间未征得乙银行同意,甲又将房屋卖给丙并办理过户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B.甲转让其房屋需要征得乙银行同意

C.甲与乙银行之间设立的抵押权无效

D.丙取得房屋所有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于8月1日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售价75万元;于8月2日又与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售价78万元;于8月3日与丁又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售价80万元,并于一周内办理了不动产转移登记,后乙、丙得知后诉至法院,请求确认甲、丁转让房屋行为无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于8月1日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售价75万元;于8月2日又与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售价78万元;于8月3日与丁又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售价80万元,并于一周内办理了不动产转移登记,后乙、丙得知后诉至法院,请求确认甲、丁转让房屋行为无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与乙签订的合同效力优先于甲与丙签订的合同

B、法院很难支持乙和丙的诉讼请求

C、丁已经取得了房屋所有权

D、乙、丙可以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甲拥有一座房子,但房屋登记簿上登记的是乙的名字。乙与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在丙支付了合理的购房款后,乙协助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则丙()

A.可以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B.不能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C.可以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D.可以要求甲返还购房款

E.是善意取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赠与合同中,在权利转移前可以撤销的有()

A.甲与某慈善机构约定,赠与该机构50万元用于扶贫

B.甲与乙签订合同,约定甲赠与乙一台电脑,并经过公证

C.甲与乙签订书面赠与合同,约定甲赠与乙10万美元用于科学研究

D.甲与乙口头约定,甲赠与乙房屋一所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019年3月6日,甲与乙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该房屋尚未交付乙,3月10日,甲又将该房屋出租给丙,同日与丙签订租房协议并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该房屋尚未交于丙。3月15日甲又将该房屋出租给丁,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并将房屋交付丁占有使用。根据法律制度规定,下列主张中,人民法院予以支持的是()

A.甲认为与乙和丁的租赁合同未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

B.丙以该租赁合同办理登记备案为由,向人民法院主张承租权

C.乙以自己的租赁合同成立在先为由,向人民法院主张承租权

D.丁以自己已经合法占有租赁房屋为由,向人民法院主张承租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依法取得某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办理报建手续后,2017年6月建造完毕并完成了装修,但一
甲依法取得某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办理报建手续后,2017年6月建造完毕并完成了装修,但一直没有办理房屋的初始登记。2017年9月甲将房屋出租给乙医院,租期十年,每年租金50万元,五年支付一次,按照约定医院一次支付了前五年的租金。2018年9月1日,甲将房屋所有权的三分之二赠与给小甲,并就赠与合同办理了公证。9月3日,甲又到房屋登记机关,根据赠与合同的约定办理了房屋所有权的变更登记。关于后面五年的租赁归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归甲

B.归小甲

C.甲与小甲对医院形成按份债权

D.甲与小甲对医院形成连带债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乙向甲借款,以其自有房屋设定抵押并登记。乙向丙借款,又以其自有房屋设定抵押并登记。后乙与甲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向甲借款,以其自有房屋设定抵押并登记。乙向丙借款,又以其自有房屋设定抵押并登记。后乙与甲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的房屋抵押权均未消灭

B.乙的抵押权消灭

C.丙的抵押权消灭

D.甲、乙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委托丙购买3间房屋,恰好乙委托丙出卖3间房屋,于是经甲、乙许可,丙就同时代理甲、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丙的代理行为()

A.有效

B.无效

C.部分有效

D.效力未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2020年4月1日,甲将其房屋出租给乙,租期为1年。2020年7月1日,甲在未通知乙的情况下将该房屋出售
给丙,并办理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乙请求甲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B.乙请求确认甲与丙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C.乙请求甲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D.乙请求确认甲与丙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上学吧APP
客服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选择优惠券
优惠券
请选择
点击支付即表示你同意并接受《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搜题卡使用说明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功能 扣减规则
基础费
(查看答案)
加收费
(AI功能)
文字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0/每次
语音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单题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整页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5/每次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2. 使用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AI功能需安装APP(或打开微信小程序)。

3. 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 微信扫码关注上学吧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 微信扫码关注上学吧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选择优惠券
确认选择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上学吧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