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找答案首页 > 全部分类 > 大学本科
搜题
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县检察院做法在程序上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何某,男,25岁,系聋哑人,某福利厂职工。到邻居家串门,顺手窃取邻居家放在写字台上的人民币2000元。县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后,决定相对不起诉,并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给何某后结案。

县检察院做法在程序上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
县检察院做法在程序上不正确。
(1)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除了送达至被不起诉人之外,还应送达被不起诉人所在单位。《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2)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被害人。《刑事诉讼法》第144条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第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本案为盗窃案件,不属于检察院的自侦案件,而应该是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因此根据法律规定还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至公安机关。且本案有被害人,还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至被害人。
更多“县检察院做法在程序上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听力原文:考生一定要注意,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因此,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就具体案件如何处理向下级人民检察院发布具有约束力的指示和命令。本题中,县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就争议较大的问题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汇报的做法是正确的,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有别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独立行使有其限度,本案的处理方法恰好体现了“检察一体”的原则,故C选项亦正确。某县公安局以故意杀人罪将犯罪嫌疑人许某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县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意见分歧很大,于是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汇报,请示处理意见。上级人民检察院听取汇报后,认为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要求县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县人民检察院根据这一要求作出了不起诉决定。那么,关于本案的处理程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所以本案的处理方法正确

B.尽管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但是领导关系只能体现在组织关系上,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业务活动不能请示汇报,故本案的处理方法错误

C.因为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有其限度,本案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恰好体现了“检察一体”的原则

D.因为司法活动本身讲求独立性,故上级人民检察院不能对县人民检察院就具体案件如何处理发布具有约束力的指示和命令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被告人刘某,1990年12月11日出生。2005年10月因重伤罪被A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A县人民法院决定公开审理本案,为了有效教育被告人,让刘某的所有亲属都旁听了本案的全过程。在听取了被告人的最后陈述后,县人民法院当庭宣告了判决,并于4天后将判决书送达给了被告人。此案中法院的哪些做法违反法律程序?( )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被告人刘某,1995年12月11日出生。2010年10月因重伤罪被A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A县人民法院决定公开审理本案,并通知刘某的父母到场参加审判。在听取了被告人的最后陈述及其父母的补充陈述后,县人民法院当庭宣告了判决。并于一周后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此案中法院的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程序?( )

A.公开审理该案

B.通知刘某的父母到场参加审判

C.允许刘某的父母进行补充陈述

D.一周后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李某与陈某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李某诉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法院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不服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此时,如果市检察院发现该生效判决认定事实确有错误,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市检察院直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B.市检察院报请省检察院同意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C.市检察院应提请省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D.市检察院将该错误反映给省检察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李某与陈某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李某诉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法院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不服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此时,如果市检察院发现该生效判决认定事实确有错误,下列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

A.市检察院直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B.市检察院报请省检察院同意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C.市检察院应提请省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D.市检察院将该错误反映给省检察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李某与陈某合伙协议纠纷~案,李某诉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法院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不服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此时,如果市检察院发现该生效判决认定事实确有错误,下列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 A.市检察院直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B.市检察院报请省检察院同意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C.市检察院应提请省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D.市检察院将该错误反映给省检察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县公民陈某,28岁,为该县某建筑公司工人。2000年4月陈某因涉嫌强奸罪被该县人民检察院向该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于2000年6月被认定强奸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判决宣告后,陈某没有上诉,该县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一审判决生效后陈某被关押于监狱内执行。同年10月,该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审查本院的案卷时,发现该案认定事实有误,欲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对本案进行再审,则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本案中再审程序的提起需要经过该县人民法院院长同意,并提交审判委员会备案

B.该县人民法院审理该再审案件时,应当开庭审理

C.该县人民法院审理该再审案件,在法律规定的审限内无法审结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D.如果再审可能宣告原审被告人陈某无罪,在该县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原判决后,可以对陈某取保候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李某与陈某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李某诉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法院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不服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此时,如果市检察院发现该生效判决认定事实确有错误,下列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A.市检察院直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B.市检察院报请省检察院同意后,再由市检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C.市检察院应提请省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D.市检察院将该错误反映给省检察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二审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A.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说明理由

B.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说明理由

C.公案、检察机关在案件上有意见分歧的,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说明理由

D.不论何种情形,都必须要求人民检察院说明不批准逮捕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上学吧APP
客服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选择优惠券
优惠券
请选择
点击支付即表示你同意并接受《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搜题卡使用说明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功能 扣减规则
基础费
(查看答案)
加收费
(AI功能)
文字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0/每次
语音搜题、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单题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2/每次
整页拍照识别、查看答案 1/每题 5/每次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2. 使用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AI功能需安装APP(或打开微信小程序)。

3. 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 微信扫码关注上学吧 -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 微信扫码关注上学吧 -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选择优惠券
确认选择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上学吧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