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先内往外拆
B.从外往里拆
C.对称拆除
D.遵循由简到难原则
第2题
第3题
A.基坑锚杆未检测且未锚定,土方开挖至围梁以下
B.基坑锚杆漏打数根或局部间距过大,施工单位未采取任何措施,未与设计确认解决方案,继续开挖
C.换撑带施工完毕,底板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才可以拆撑
D.支撑结构同等试块强度还未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开挖
第4题
第5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承建城市城市主干道的地下隧道工程,长520m,为单位双重类型钢筋混泥土结构,采用明抢暗做法施工、隧道基坑深10m间隔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支护与结构设计断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截水帷幕为双排水泥土搅拌桩,两道内支撑中间设立柱职称;基坑侧壁与隧道侧墙的净距为1m。
图5 基坑支护与主体结构设计断面示意图(单位:cm)
项目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确定了基坑施工和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对结构施工与拆撑、换撑进行了详细安排。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进场踏勘发现有一条横跨隧道的架空高压线无法转移,鉴于水泥土搅拌桩机设备高,距高压线距离处理危险范围,导致高压线两侧计500px范围内水泥土搅拌桩无法施工。项目部建议变更此范围内的截水帷幕状设计,建设 单位同意设计变更。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隧道主体结构与拆撑、换撑施工流程为:(1)底板垫层施工→(2)→(3)传力带施工→(4)→(5)隧道中墙施工→(6)隧道侧墙和顶板施工→(7)基坑侧壁与隧道侧墙间隙回填→(8)。
事件三:某日上午监理人员在巡视工地时,发现以下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①在开挖工作面位置,第二道支撑未安装的情况下,已开挖至基坑底部;
②为方便挖土作业,挖掘机司机擅自拆除支撑立柱的个别水平联系梁;当日下午,项目部街道基坑监测单位关于围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的报警;
③已开挖至基底的基坑侧壁局部位置出现漏水、水中夹带少量泥沙。
问题:
1.补充本工程应提交专家论证的方案。
2.事件一中项目部拟变更截水帷幕的形式是什么?说明理由。
3.指出项目部办理设计变更的步骤。
4. 补充隧道主体结构与拆撑、换撑工艺流程:
5.补充本基坑的监测项目
6.针对事件三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应采取什么措施?
??
第7题
单向板只布置单向钢筋,双向板需布置双向钢筋。
A.错误
B.正确
第8题
A.地下室主体结构主筋漏设3根及以上,且对于竖向构件模板已封闭、梁构件钢筋已安装完成并封模;或随意切除、破坏主筋3根及以上且未采取恢复措施满足节点设计要求
B.梁、墙、板、柱、基础结构截面尺寸存在3处及以上偏差情况:梁、墙、板、柱截面尺寸允许误差范围[-5,+10];筏板厚度允许误差范围[-10,+15]
C.梁、墙、板、柱、基础结构截面尺寸存在5处及以上偏差情况:梁、墙、板、柱截面尺寸允许误差范围[-5,+10];筏板厚度允许误差范围[-10,+15]
D.开挖深度超过3m的基坑,土方开挖深度、开挖顺序及边坡放坡与方案及设计要求不符
E.基坑施工前,未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编制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对基坑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未进行基坑安全监测方案的专家评审或监测方案未按照专家评审意见进行补充、调整
第10题
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
A.错误
B.正确
第11题
A.均布面荷载
B.线荷载
C.点荷载
D.集中荷载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