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上而下的方法始于财务报表层次,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整体风险的了解开始
B.在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的过程中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C.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之后应当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
D.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潜在错报的来源,以便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第1题
A.自动化控制下,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B.对信息技术下内部控制的审计,注册会计师需要从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进行
C.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通常能对实现信息处理目标和财务报告认定作出直接贡献
D.信息技术应用控制一般要经过输入、处理及输出等环节,自动系统控制关注信息处理目标包括:完整性、准确性、经过授权和访问限制
第2题
A.自动化控制下,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B.对信息技术下内部控制的审计,注册会计师需要从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进行
C.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通常能对实现信息处理目标和财务报告认定作出直接贡献
D.信息技术应用控制一般要经过输入、处理及输出等环节,自动系统控制关注信息处理目标包括:完整性、准确性、经过授权和访问限制
第3题
B.除非系统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可能只需要对某项自动化应用控制的每一相关属性进行一次系统查询,以检查其系统设置,即可得出所测试自动化应用控制是否运行有效的结论
C.除非系统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通常不需要增加自动化控制的测试范围
D.注册会计师在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时,应当在考虑与控制相关的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测试的范围
第4题
B.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所有存在控制缺陷的领域进行测试
C.对于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领域,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接近内部控制评价基准日的时间测试内部控制
D.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客观性、可靠性越强
第5题
B.在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时,应当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作出评价,但是不需要考虑舞弊风险的影响
C.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账户,通常情况下被认定为重要账户
D.注册会计师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时应当评价的风险因素与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的因素相同
第6题
B.如果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有效且关键的自动化控制未发生任何变化,注册会计师就不需要对该自动化控制实施前推测试
C.如果被审计单位在所审计年度内对控制作出改变,注册会计师也应当对被取代的控制实施控制测试
D.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控制测试所涵盖的期间应尽量与财务报表审计中拟信赖内部控制的期间保持一致
第7题
B.总体审计策略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C.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
D.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了解和识别内部控制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第8题
B.在确定是否测试某项控制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不考虑该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它控制是否足以应对评估的某项相关认定的错报风险
C.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对单项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D.注册会计师必须测试与某项相关认定有关的所有控制
第9题
B.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测试与某项相关认定有关的所有控制
C.注册会计师无须测试那些即使有缺陷也合理预期不会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控制
D.如果企业层面的控制是有效的且得到精确执行,能够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一个或多个认定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可能不必就所有流程、交易或应用层面的控制的运行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
第10题
B.对于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的是内部控制在基准日这一天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C.对控制有效性的测试涵盖的期间越长,提供的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越多
D.与所测试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越需要接近基准日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