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鉴定人必须具有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对于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能够作出鉴别和判断;而证人只要求他了解案件的某些情况,就其所知道的案件有关情况进行陈述
B.鉴定人是在案件发生后,由当事人进行委托的,具有委托性与选择性;而证人是由案件本身情况决定的,具有不可代替性和不可选择性
C.鉴定人如果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时应当进行回避;而证人则没有回避问题,不受利害关系的影响
D.鉴定人所作的鉴定结论必须是书面的;而证人就其所知的案件情况的陈述则没有这种要求
第2题
A.证人只能就其所见所闻如实陈述,不能发表对案件的意见;而鉴定人则要对其所鉴定的事项发表意见
B.证人无须具备专业知识;而鉴定人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C.证人是不可替代的;而鉴定人是可以替代的
D.证人不属于回避的对象;而鉴定人属于回避的对象
第3题
A. 证人只能就其所见所闻如实陈述,不能发表对案件的意见;而鉴定人则要对其所鉴定的事项发表意见
B. 证人无须具备专业知识;而鉴定人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C. 证人是不可替代的;而鉴定人是可以替代的
D. 证人不属于回避的对象;而鉴定人属于回避的对象
第5题
A.证人只能就其所见所闻如实陈述,不能发表对案件的意见;而鉴定人则要对其所鉴定的事项发表意见
B.证人无须具备专业知识;而鉴定人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C.证人是不可替代的;而鉴定人是可以替代的
D.证人不属于回避的对象;而鉴定人属于回避的对象
第7题
第8题
(1)本条规定的罪名是什么?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2)“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的含义是什么?
(3)在一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甲为了争取胜诉,花了500元请乙对本案的关键情节作虚假陈述,乙明知这是虚假的陈述仍然出庭为甲作证,致使一审法院据此判令原告甲胜诉,并造成被告经济损失5万元。后被告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查明了其中的原委,撤销了原审判决,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本案中乙的行为是否构成本条规定的罪?请说明理由。
(4)本条规定的罪与诬告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9题
第 21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和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罪状,是简单罪状
B.《刑法》第305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是叙明罪状
C.《刑法》第345条第2款“违反森林法规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是引证罪状
D.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的区别是前者引用同一法典的条款,后者引用不同法典的条款
第10题
A、徇私枉法罪的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和记录人
B、徇私枉法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司法职务之便,伪证罪则无利用司法职务之便的行为特征
C、徇私枉法罪是一种滥用司法职权的行为,伪证罪则是一种妨害司法活动的行为
D、徇私枉法罪主要以作为的方式枉法行为,伪证罪主要以不作为的方式妨害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