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s
B.60s
C.30s
D.10s
第1题
B.预压的循环次数至少为三次
C.在完成最后一次预压后,保持60s的初始荷载值Fo,在后续的30s内记录两侧变形 测量仪的读数、,再用同样的加荷速度加荷至荷载值Fa,在保持60s恒载,并在后续的30s内记录两侧变形测量仪的读数
D.荷载值F。的读数完毕后,不卸除变形测量仪,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录下破 坏极限荷载F(N)
第2题
B.预压的循环次数至少为三次
C.完成最后一次预压后,保持60s的初始荷载值F0,在30s内记录εa左、εa右,再用同样的加荷速度加荷至Fa,持荷60s后在30s内记录εa左、εa右
D.卸除变形测量仪,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录下破坏极限荷载F
第4题
A.30s
B.20s
C.60s
D.90s
第5题
A.可采用几何对中、分级施加荷载的方法,每级荷载应为预估破坏荷载值的10%。
B.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值的50%后,宜将每级荷载减小至预估破坏荷载值的5%。
C.当试件出现第一条受力裂缝后,将每级荷载恢复到预估破坏荷载值的10%。
D.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值的90%后,可按原定加荷速度继续加荷,直至试件破坏。
第6题
A.可采用几何对中、分级施加荷载的方法,每级荷载应为预估破坏荷载值的10%
B.加荷至预估开裂荷载值的50%后,宜将每级荷载减小至预估破坏荷载值的5%
C.当试件出现第一条受力裂缝后,将每级荷载恢复到预估破坏荷载值的10%
D.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值的90%后,可按原定加荷速度继续加荷,直至试件破坏
第7题
A.每级荷载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
B.应在1min~1.5mim内均匀加完,然后恒载2min
C.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8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
D.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9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
第8题
A.每级荷载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
B.应在1min~1.5mim内均匀加完,然后恒载2min
C.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9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
D.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8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
第9题
A.每级荷载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
B.应在1min~1.5min内均匀加完,然后恒载2min
C.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9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
D.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8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
第10题
B.调整试件位置时,应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 5 MPa对应的初始荷载值F0,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两侧变形测量仪的读数
C.以0. 6MPa/s ±0. 4MPa/s的加荷速率连续均匀加荷至1/3轴心抗压强度fcp对应的荷载值Fa,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两侧变形测量仪的读数
D.变形测量的读数应与它们的平均值相差在±15%以内,否则应重新调整试件位置
第11题
A.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
B.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上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与试验机的下压板或下垫板中心对准
C.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上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面均匀受压
D.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0.5~1.5kN/s
E.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载荷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